台韓文化差異!講半語會怎樣?

文章目錄

我們很難想像對爺爺「不失禮貌地叫囂」,或對跋扈的胖虎說:「請您不要欺負別人」,但是這兩種情況在韓國是很常見的,這種衝突感顯得格外戲劇化,或許能說明韓國演員的演技怎麼都能那麼精湛了吧(對他們來說是日常呀)

你喜歡追韓劇嗎?有時候看劇不免會看到這樣的台詞:「你居然敢說半語?」、「你剛才是說了半語嗎?」、「不准在我面前說半語!」,這時你糊裡糊塗,一知半解地搔搔頭,始終不知道「啊現在是花生什麼素?」看完這篇你會訝異,韓國的人際觀原來長這樣!

說半語會怎樣嗎?韓劇經典橋段揭露

韓國人生活充斥著「反差」

如果是常看韓劇的觀眾會知道,韓國社會是極度遵循「君臣有義、父子有親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」的五大儒家思想教條,從西元前五世紀孔子提倡這些思想,到今天已經過了25個世紀,將近2500年,韓國人仍舊超越教育層面,將這些約束昇華成一種虔誠的信仰(儒教 유교),規範生活的每分每秒,確保自己的行為符合單一社會的價值觀。

這裡的半語,最直接的概念就是從「長幼有序」開始,韓國社會以年紀、族譜來區分,可以將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歸納成三類:長輩、平輩、晚輩,面對長輩需要「說」出謙虛、尊敬的「話」,面對平輩需要自在有禮貌,面對晚輩可以口無遮攬、不加修飾。

韓國從朝鮮王朝時期(西元1392年-1897年)大量引進儒家思想,成為統治國家的思想規範

韓國人的生活就是劇場

這裡需要注意,而且可能超越大家想像的地方是:你可以很自傲地對長輩「好好嗆聲」、可以充滿關愛之心對晚輩「好好罵髒話」,都不違反韓國的社會規則,不會得罪對方或傷感情,也不需要拿出相應的態度,只要你「說的話」是「符合規格」的就好!一般來說在台灣,說話的態度和內容通常是一致,給人感覺是協調的:面對爺爺奶奶保持尊敬親切的態度,面對小孩的調皮搗蛋會嚴厲指正。

我們很難想像對爺爺「不失禮貌地叫囂」,或對跋扈的胖虎說:「請您不要欺負別人」,但是這兩種情況在韓國是很常見的,這種衝突感顯得格外戲劇化,或許能說明韓國演員的演技怎麼都能那麼精湛了吧(對他們來說是日常呀)

《梨泰院 class》朴敘俊老闆告訴輕浮的客人:「請不要說半語」

韓國人複雜的心理活動

半語到底是什麼?

首先這個概念是源自於這個組合:敬語、平語、半語,最基礎的觀念是:對長輩說敬語,對平輩說平語,對晚輩說半語,不過這裡的「長輩層」不一定取決於年紀長幼,可以是以下兩種:

  • 公司裡年紀比我小一輪的老闆、上司
  • 年紀只差四歲之楊過的姑姑(小龍女)

講白了,在公司裡看職等,在家庭裡看輩份。

也就是說韓劇裡那些「造反的人」,通常就是違反了這個社會規則,變成像是這幾種:

  • 父母欠高利貸,子女一氣之下責怪爸媽:米秋搜?( 미쳤어? )
  • 今天神氣走進社長辦公室,拍桌說:拿嘎!( 나가! )
  • 楊過突然對小龍女說:莎啷嘿( 사랑해 …)

*註:미쳤어? (你瘋了嗎?) / 나가! (給我滾)/ 사랑해(我愛你)

半語怎麼用?

前面我們提到韓國人需要把自己以外的人分成三類各別對待,換句話說,一個韓國人至少需要扮演三種人格:面對長輩時的我、面對平輩時的我、面對晚輩時的我,這三種人心裡想的可能是一樣的,但說出來的話「卻要長得不一樣」,舉個例子來說,當一個人想說:「謝謝」時,在台灣哪怕遇到的是老師、同事、幼稚園弟弟,都是說「謝謝」兩個字,簡單明瞭。但在韓國如果遇上他們,說出來的話各別會是:

  • 고맙습니다. go-mab-seub-ni-da.
  • 고마워요. go-ma-wo-yo.
  • 고마워. go-ma-wo

這三句話翻成中文都叫作:「謝謝。」韓語卻要分成三種不同的句子,看到這裡先不要太絕望,看得出來第二句和第三句話,只差了一個字嗎?也就是說,對平輩和晚輩講的內容大致上98%都是一樣的,所以只要特別小心跟「長輩」講話呀~

怎麼說話才不得罪人?

前面提到有三種「造反的人」,但是如果改成「符合規格」的話,那麼對方就不至於翻桌不認人,反而可以心平氣和、「理性對話」:

  • 父母欠高利貸,子女一氣之下責怪爸媽:미치셨습니까? (mi-chi-syeoss-seub-ni-kka?)
  • 今天神氣走進社長辦公室,拍桌說:나가주십시오. (na-ga-ju-sib-si-o.)
  • 楊過突然對小龍女說:사랑합니다. (sa-lang-hab-ni-da.)

只是用詞和句子不同了(其實內容一樣),但就可能接著這些場景:

  • 父親含著眼淚說:「是爸爸對不起你們…」
  • 社長一臉疑惑問:「怎麼這麼突然?」
  • 小龍女臉頰潮紅,別過頭說:「我不也是嗎?」

整個劇情風向都變了,對吧?😗

相關文章推薦

返回頂端